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文化研究文化研究

她是平凡的母亲,去世后党中央为她开追悼会,朱德说了一句话

今天,各位说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物,可以说大家对她是熟悉的,也是陌生的。熟悉,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读过关于她的文章;陌生,是因为历史并没有记下她的名字。那么,她到底是谁?

她是我们初中语文课本散文《回忆我的母亲》中的主人公,也就是新中国开国元勋朱德元帅的母亲。钟氏,我们尊称她为钟太夫人。《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散文也正是朱德元帅为悼念自己的母亲钟太夫人而写的。

平凡的钟太夫人生于1858年,父亲是个以吹唢呐为生的民间艺人,逢年过节或遇红白喜事,钟家的人都会被雇去搭台表演,钟太夫人的父亲在外奔波,而母亲则在家操持家务农活,在这个卖艺兼务农的家庭里钟太夫人拥有了吃苦耐劳质朴笃实的品质。

朱德出生时,钟太夫人才28岁,但却已经是4个孩子的母亲了。在朱家人眼中,钟太夫人生性和蔼,为人处世极为和善贤惠。勤劳朴实的钟太夫人把朱家里里外外操持得井井有条。她每天从早上天未亮便起身忙碌,煮饭、洗衣、砍柴、挑水、挑粪、种菜、下地干活一样都未曾落下。由于生活过于艰辛,岁月早早地便在这位年轻母亲的脸上留下了无法抚平的痕迹。在朱德的记忆中,母亲憔悴、苍老、脸上沧桑的皱纹更是让他印象深刻。

钟太夫人一生生育了13个儿女,但却因家境困苦生活艰辛无法一一养活,最终只留下了8个子女。繁重的劳动支配了钟太夫人大部分的时间,面对自己众多的子女,她甚至忙碌得腾不出双手去抱一抱他们,所孩子们从小都是在地上爬着长大的。钟太夫人对孩子们管教很严,丈夫朱世林有抽旱烟喝小酒的习惯,她绝对不允许自己的孩子沾上一丁点。

虽然在社会底层操劳度日,但钟太夫人的性格却非常温和,从来都没有打骂过孩子们,也不曾和任何人闹过矛盾,一家十几口人相处得十分融洽和睦。善良的钟太夫人有着一副菩萨心肠,虽然自己生活艰辛,但却也特别同情穷苦的乡亲,遇到需要帮助的乡亲她能帮则帮,逢年过节家里做了什么好吃的自己也舍不得吃,心里老惦记着周围的穷苦乡亲,总要分一部分出去才安心。有一年闹了灾荒,钟太夫人拿不出粮食救济灾民,便煮了一锅瓜菜糊送给灾民分食。

朱家世代清贫以务农为生,但最终还是遇到了难以抗拒的灾难。1933年和1935年,国民党地方武装一度迫害红军家属,朱家人被迫隐姓埋名,四散躲避。钟太夫人带着小儿子朱代庄逃到泸州,在朋友的掩护下才得以脱险。

钟太夫人一生辛劳,她知道儿子当上了八路军总司令,但她仍自食其力,辛勤劳作。由于长年的劳动,钟太夫人身子骨非常硬朗,一生少有病痛。直到去世前还在灶旁忙碌。

1944年2月15日,86岁高龄的钟太夫人倒在了灶旁,临终时她仍对千里之外的朱德念念不忘。她叮嘱后辈,要把她葬在屋后的大松树下,为防止反动派掘坟下黑手,不修坟头,不立碑。

钟太夫人去世的噩耗传到延安,朱德伤心欲绝,去世的老母亲就此成了他一生最大的遗憾,他说:“这一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母亲离世,我没能在她身边侍奉,甚至没能端上一碗水给她喝。”

钟太夫人去世后不久,党中央为她在延安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追悼会,中共中央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为钟太夫人送上了挽联,党中央的挽联写道:“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毛泽东送的挽联写道:“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无产阶级完人。”刘少奇、周恩来等同挽:“教子成民族英雄,举世共钦贤母范;毕生为劳动妇女,故乡永葆好家风。”

打印 收藏

发表评论:

还能输入200字 |

评论列表:


主管单位:朱德故居管理局

主办单位: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 朱德铜像纪念园管理所 蜀ICP备120235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