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景区概况景区简介(暂停使用)

朱德故居



朱德故居位于仪陇县马鞍镇西北的朱家大湾,靠关刀之南,仪(陇)平(昌)公路从其屋后经过。朱德故居建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面积约260平方米。它依山临涧,背北向南,三合院布局。正面是堂屋、卧室和灶屋,土墙瓦房;东侧是酿酒作坊、蚕房和农具屋,系穿斗木结构板壁瓦房;西边的牛栏、猪圈,是木架草房。整栋建筑瓦房草房相间,土墙板壁混缀,显得古朴典雅。

朱德故居大门上方,悬挂着20世纪60年代初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著名书法家郭沫若题写的“朱德同志旧居”黑底金字木匾。堂屋神龛上供奉着“天地君亲师”和朱氏祖先的牌位、木雕神像等,神龛两侧两幅对联,一幅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另一幅是“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室内陈列着朱德和家人当年使用过的木方桌、木板凳、手摇纺车、梯级桐油灯盏等。紧邻西侧的一间是朱德的祖父母朱邦俊夫妇的卧室。在朱邦俊夫妇卧室的上面,是一间黑得几乎看不见阳光的矮木楼,这便是朱德的卧室兼书房。当年,为了通风透光,朱德亲手在土墙上挖了一眼小窗户。室内按原样陈列着朱德当年在此居住时用过的条形书桌、木椅、桐油灯盏、木床、土布蚊帐、土布印染铺盖和装书用的背篮,以及砚台、算盘等文具。再往里转角处是灶屋,朱德读书放学回家,常常帮母亲生火煮饭。灶屋隔壁是朱德的养父母卧室。堂屋东侧是朱德三叔朱世和夫妇的卧室,转角处是家农具室,梢间是朱家的煮酒作坊,东侧横屋第一间是朱德幺叔朱世禄夫妇的卧室,末间是蚕房,陈列着朱德及家人用过的“东洋缫丝车”、织布机、养蚕用具等物。院内有朱家原有遗物水缸、石碾、石磨等。

朱德两岁时过继给无子嗣的大伯父母为子。1894年除夕,由于丁姓地主夺佃,朱德才正式离开生父母,随养父母从李家湾迁此居住,达十四年之久。1909年春,朱德就是从这里离开家乡投身革命的。朱德父辈们都是以农为生,是旧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常年辛勤劳作,披星戴月,白天下地劳作,晚上纺线、做篾活等小手工,还兼营小煮酒作坊、养蚕缫丝等副业,家境逐渐富裕,因此才有余钱供朱德上学读书。朱德自幼勤奋好学,热爱劳动,乐于助人,这里的大磨石碾,杏树小道,处处都留有他劳动的遗迹。屋后的“双柏树”,是他少年时锻炼身体时翻单杠的地方,门前的“四方田”,是他在家时劳动并养鱼的地方,屋东边田傍岩,还有他当年和小伙伴一起挖掘的小水井……

朱德故居西面的朱家老屋,2006年迁出了住户,进行了维护修缮,供工作人员使用和作接待用房,正房三间开办了“朱德家世陈列”。朱德家世陈列从“朱氏源流、朱氏迁徙、定居琳琅、朱德家族、帅府家风”等内容,详实地介绍了作为客家民系代表人物朱德的家世。

朱德故居1973年11月28日,被仪陇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7月7日,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打印 收藏

发表评论:

还能输入200字 |

评论列表:


主管单位:朱德故居管理局

主办单位: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 朱德铜像纪念园管理所 蜀ICP备120235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