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景区资讯景区动态

红色泸州丨棉花坡朱德一战成名

    图中的影视剧演绎的是——朱德在护国战争期间,指挥棉花坡战役的情形。记者所处的地方,就是当年棉花坡战场的前线指挥部。

    不过,经过整修后的这里,已经不是当年的原貌。但可以肯定的是,朱德当年曾在这里对棉花坡战役做安排部署。史料记载,朱德赶到棉花坡是在1916年2月下旬。1916年1月29日,还在云南宣威的朱德第六支队接到蔡锷电报,命其火速前往泸州。此前,护国军已经和袁世凯的军队开战。1916年2月13日至15日,护国军在纳溪城下、双河场粉碎了北洋军的钳形进攻,控制了泸州纳溪之间以棉花坡为主要阵地的系列高地,而北洋军以蓝田坝为据点,以优势兵力,从正面进攻纳溪,双方形成了以棉花坡为中心的拉锯战。因敌我兵力悬殊太大,护国军坚守得极为辛苦。2月25日,朱德刚到永宁,就接到蔡锷紧急电令,棉花坡战况吃紧,必须日夜兼程前往棉花坡。

    图中后期模拟的战壕再现了当时的场景。现在看过去是林木葱茏,但在护国战争期间,这一带的树叶基本都被枪炮打到地上了。当时,阵地的前方有正北洋军的强攻,他们倚仗精良的武器和充足的弹药,昼夜不停地向护国军阵地狂轰滥炸,护国军面临的情况十分危急。

    棉花坡是纳溪城东一系列山岗中的最高点,距纳溪城约五里地,是泸州通往纳溪大道的必经之路,是泸州纳溪之间军事攻防的必争之地。

    这里没有布置枪支道具,但这里的沟壑是护国战争期间的实际战壕之一。因为长时间的变迁,战壕已经不复当初的样子,但作为棉花坡战役的阵地之一,它们见证了护国军血战棉花坡的历史时刻。史料记载,朱德支队紧急进入棉花坡阵地时,阵地前方正遭到北洋军的强攻,原本固守此处的董鸿勋支队已经弹竭兵疲。朱德率部赶到后,连续作战三天三夜无间歇,最终力挽狂澜,以少胜多,不仅守住了阵地,还把北洋军打退了二三里地。

    由此,护国军在棉花坡战役中第一次转入攻势防御阶段。随后,蔡锷任命朱德为第三支队长,接替董鸿勋坚守棉花坡。这期间,北洋军发动了无数次的猛烈进攻,朱德都率队坚守。这当中,他采用了迂回战、白刃战、夜战等多种战术,直到3月6日,护国军战略转移,朱德才离开棉花坡阵地。至此,朱德因棉花坡一战成名。从此,朱德成为远近闻名的 “滇军名将”、“护国名将”。

    实际上,早在辛亥革命时期的“重九起义”,朱德就展现了他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和天赋。加上,他早年在云南讲武堂学习,有很高的军事素养,所以他一直被亦师亦友的蔡锷看重。护国战争爆发后,他被编组委第一军第三梯团的六支队长,但因为需要招兵扩军,所以他们比蔡锷更迟入川。

上联:滇南壮士集云溪,听铁马声中,三军洪水开天地;
下联:冀北胸襟环纳带,看朱坪阵上,万里催烟动古今。

     气势恢宏的对联,一方面展现了朱德的豪情,另一方面,也提炼了棉花坡战役取得胜利的重大意义,它不仅从军事上抗衡了北洋军;更重要的是,护国军的血性和坚持,感染了举国民众,更有力地推动了全国上下的护国讨袁。


打印 收藏

发表评论:

还能输入200字 |

评论列表:


主管单位:朱德故居管理局

主办单位: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 朱德铜像纪念园管理所 蜀ICP备12023514号-1